小球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试验研究

吴海锁, 张洪玲, 张爱茜, 王连生, 王连军. 小球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试验研究[J]. 环境化学, 2004, 23(2): 173-177.
引用本文: 吴海锁, 张洪玲, 张爱茜, 王连生, 王连军. 小球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试验研究[J]. 环境化学, 2004, 23(2): 173-177.
WU Hai-suo, ZHANG Hong-ling, ZHANG Ai-qian, WANG Lian-sheng, WANG Lian-jun . BIO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BY CHLORELLA[J].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04, 23(2): 173-177.
Citation: WU Hai-suo, ZHANG Hong-ling, ZHANG Ai-qian, WANG Lian-sheng, WANG Lian-jun . BIO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BY CHLORELLA[J].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04, 23(2): 173-177.

小球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试验研究

  • 基金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1084)资助项目

BIO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BY CHLORELLA

  • Fund Project:
  • 摘要: 分析了影响小球藻吸附Cu2+,Cd2+和Zn2+三种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因素,并对不同金属离子之间的吸附抑制开展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小球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适宜的pH值在3.0-5.0之间,其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方程拟合良好.另外,小球藻对Cd2+的吸附性能明显高于其它离子.由于电子云分布和轨道杂化等结构因素,三种金属离子在小球藻上的吸附选择顺序为:Cu2+>Cd2+>Zn2+.
  • 加载中
  • [1] 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2] Mahan C A,Holcome J A,Anal.Chem.,1992,64(17):1993-1939
    [3] 吴海锁,张鸿,张爱茜等,活性污泥对重金属离子混合物生物吸附.环境化学,2002,21(6):528-532
    [4] 屠娟,张利,赵力等,非活性黑根霉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环境化学,1995,16(1):12-1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75
  • HTML全文浏览数:  875
  • PDF下载数:  97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3-05-21
吴海锁, 张洪玲, 张爱茜, 王连生, 王连军. 小球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试验研究[J]. 环境化学, 2004, 23(2): 173-177.
引用本文: 吴海锁, 张洪玲, 张爱茜, 王连生, 王连军. 小球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试验研究[J]. 环境化学, 2004, 23(2): 173-177.
WU Hai-suo, ZHANG Hong-ling, ZHANG Ai-qian, WANG Lian-sheng, WANG Lian-jun . BIO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BY CHLORELLA[J].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04, 23(2): 173-177.
Citation: WU Hai-suo, ZHANG Hong-ling, ZHANG Ai-qian, WANG Lian-sheng, WANG Lian-jun . BIO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BY CHLORELLA[J].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04, 23(2): 173-177.

小球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试验研究

  •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3;
  • 2.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南京, 210094
基金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1084)资助项目

摘要: 分析了影响小球藻吸附Cu2+,Cd2+和Zn2+三种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因素,并对不同金属离子之间的吸附抑制开展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小球藻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适宜的pH值在3.0-5.0之间,其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方程拟合良好.另外,小球藻对Cd2+的吸附性能明显高于其它离子.由于电子云分布和轨道杂化等结构因素,三种金属离子在小球藻上的吸附选择顺序为:Cu2+>Cd2+>Zn2+.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4)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