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产出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成熟度评估及该技术体系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齐飞, 陈淼, 王振北, 皇甫子正, 李晨, 孙德智.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产出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成熟度评估及该技术体系发展中面临的挑战[J]. 环境工程学报, 2022, 16(9): 3144-3156. doi: 10.12030/j.cjee.202111134
引用本文: 齐飞, 陈淼, 王振北, 皇甫子正, 李晨, 孙德智.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产出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成熟度评估及该技术体系发展中面临的挑战[J]. 环境工程学报, 2022, 16(9): 3144-3156. doi: 10.12030/j.cjee.202111134
QI Fei, CHEN Miao, WANG Zhenbei, HUANGFU Zizheng, LI Chen, SUN Dezhi. Assessment of urban rainfall runoff technological readiness level improvement and challenges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roduced by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2, 16(9): 3144-3156. doi: 10.12030/j.cjee.202111134
Citation: QI Fei, CHEN Miao, WANG Zhenbei, HUANGFU Zizheng, LI Chen, SUN Dezhi. Assessment of urban rainfall runoff technological readiness level improvement and challenges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roduced by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2, 16(9): 3144-3156. doi: 10.12030/j.cjee.202111134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产出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成熟度评估及该技术体系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作者简介: 齐飞(1980—) ,男,教授,qifei_hit@163.com;共同第一作者 (执笔人) :; 陈淼 (1994—) ,男,硕士研究生,952646272@qq.com
    通讯作者: 齐飞(1980—),男,教授,qifei_hit@163.com
  • 基金项目: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2017ZX07401001-03)
  • 中图分类号: X52

Assessment of urban rainfall runoff technological readiness level improvement and challenges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roduced by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

    Corresponding author: QI Fei, qifei@bjfu.edu.cn
  • 摘要: 系统梳理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有关课题产出的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关键技术,通过对其进行技术和系统成熟度评价来解析我国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水平和面临挑战,为进一步推进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我国在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研发和应用的大部分单项关键技术的技术成熟度已达到7级,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城镇径流污染问题;在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体系中,支撑技术系统成熟度为4级,达到系统发展验证阶段,能够用于开展系统的工程设计,减少集成风险;4个关键技术环节和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系列的系统成熟度分别为3级和2级,在技术环节和系列方面仅仅形成系统及设计开发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集成风险,形成组合技术。因此,我国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单项技术成熟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以加强技术和系统的集成,并开展集成创新,使整体技术系列能达到满足任务需求的设计、运行和处理能力,在系统生命周期内向应用效益最佳的方向优化和发展。
  • 加载中
  • 图 1  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体系

    Figure 1.  Urban rainfall runoff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system

    图 2  单项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估结果

    Figure 2.  Evaluation results of technical readiness levels for individual technology

    图 3  单项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估结果统计分析

    Figure 3.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valuation results of individual 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s

    图 4  诊断评估技术环节中单项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估结果

    Figure 4.  Evaluation results of single 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s in diagnostic evaluation technology link

    图 5  支撑技术系统成熟度的评估结果

    Figure 5.  Supporting technology system readiness assessment results

    图 6  源头削减技术与设施环节中单项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估结果

    Figure 6.  Assessment results of single 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s in source reduction technology and facility link

    图 7  过程控制技术与设施环节中单项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估结果

    Figure 7.  Assessment results of single 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s in process control technology and facility link

    图 8  后端控制技术与设施环节中单项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估结果

    Figure 8.  Assessment results of single 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in fin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facility link

    图 9  技术环节系统成熟度等级评估结果

    Figure 9.  Evaluation results of system readiness level of technical links

    表 1  技术就绪度等级评价准则

    Table 1.  Technical Readiness Level Evaluation Criteria

    等级等级描述等级评价标准成果形式
    1发现基本原理或看到基本原理的报道治理需求分析,技术原理清晰,研究并证明技术原理有效需求分析及技术基本原理报告
    2形成技术方案提出技术概念和应用设想,明确技术的主要目标,制定研发的技术路线、确定研究内容、形成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实施方案
    3通过小试验证关键技术、参数、功能通过实验室验证小试研究报告
    4通过中试验证在小试的基础上,验证放大规模后关键技术的可行性,为工程应用提供数据中试研究报告
    5形成工艺包或产品、平台整体设计,技术方案通过可行性论证形成治理技术工艺包整体设计、技术方案通过可行性论证或验证论证意见或可行性论证报告
    6通过技术示范/工程示范关键技术、参数、功能在示范企业、流域示范区中进行示范,达到预期目标技术示范/工程示范报告、专利、软件著作权
    7通过第三方评估或用户验证认可通过第三方评估或经用户试用,证明可行第三方评估报告,示范工程依托单位应用效益证明
    8得到推广应用在其他污染企业或其他流域得到广泛应用形成技术指南、规范标准或者一定规模的工程应用
    9规范化/标准化通过专业技术评估和成果鉴定,在地方治污规划或可研中得到应用,或形成技术指南、规范形成技术指南、规范标准并且得到较大规模的工程应用
    等级等级描述等级评价标准成果形式
    1发现基本原理或看到基本原理的报道治理需求分析,技术原理清晰,研究并证明技术原理有效需求分析及技术基本原理报告
    2形成技术方案提出技术概念和应用设想,明确技术的主要目标,制定研发的技术路线、确定研究内容、形成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实施方案
    3通过小试验证关键技术、参数、功能通过实验室验证小试研究报告
    4通过中试验证在小试的基础上,验证放大规模后关键技术的可行性,为工程应用提供数据中试研究报告
    5形成工艺包或产品、平台整体设计,技术方案通过可行性论证形成治理技术工艺包整体设计、技术方案通过可行性论证或验证论证意见或可行性论证报告
    6通过技术示范/工程示范关键技术、参数、功能在示范企业、流域示范区中进行示范,达到预期目标技术示范/工程示范报告、专利、软件著作权
    7通过第三方评估或用户验证认可通过第三方评估或经用户试用,证明可行第三方评估报告,示范工程依托单位应用效益证明
    8得到推广应用在其他污染企业或其他流域得到广泛应用形成技术指南、规范标准或者一定规模的工程应用
    9规范化/标准化通过专业技术评估和成果鉴定,在地方治污规划或可研中得到应用,或形成技术指南、规范形成技术指南、规范标准并且得到较大规模的工程应用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系统成熟度等级评价准则

    Table 2.  System Readiness Level Evaluation Criteria

    等级SRL取值对应阶段描述
    10.00~0.10基础技术研究进行新技术的实验分析以及应用构想
    20.10~0.39概念定义定义初始概念,以及系统和技术开发策略
    30.40~0.59技术开发降低技术风险并确定合适的技术组合
    40.60~0.79系统开发与验证开发系统功能,验证系统的协同性、安全性、有效性
    50.80~0.89生产达到满足任务需求的生产能力
    60.90~1使用与保障在全寿命周期内保证系统以应用效益最佳方式运行
    等级SRL取值对应阶段描述
    10.00~0.10基础技术研究进行新技术的实验分析以及应用构想
    20.10~0.39概念定义定义初始概念,以及系统和技术开发策略
    30.40~0.59技术开发降低技术风险并确定合适的技术组合
    40.60~0.79系统开发与验证开发系统功能,验证系统的协同性、安全性、有效性
    50.80~0.89生产达到满足任务需求的生产能力
    60.90~1使用与保障在全寿命周期内保证系统以应用效益最佳方式运行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估结果

    Table 3.  Evaluation Results of Urban Rainfall Runoff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编号评估技术依托课题立项初项目验收现状
    TRLSRLTRLSRLTRLSRL
    1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222
    1.1诊断评估技术233
    1.1.1污染解析技术244
    1降雨径流对受纳水体污染程度估算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166
    2山地城市面源污染负荷模型预测技术重庆主城排水系统安全与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267
    3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产汇污模型与预测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466
    4基于径流系数和污染物削减系数的城市径流水量水质过程表达技术城市地表径流减控与面源污染削减技术研究178
    5植草沟径流污染削减模拟与预测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355
    6渗透型路面削减雨水径流模型模拟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166
    1.1.2系统方案设计技术244
    7基于“浓度控制”雨水调蓄的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最佳综合运转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268
    8城区雨水滞留利用适用性技术巢湖流域城区雨污收集、处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378
    9城区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控制适用性技术巢湖流域城区雨污收集、处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377
    10基于改进型SWMM和单位投资环境效益的截流倍数优选技术巢湖流域城区雨污收集、处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266
    11城市面源污染水量水质同步监测与模型模拟技术城市地表径流减控与面源污染削减技术研究189
    12城市道路雨水口的过流能力测试装备与技术城市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削减及径流调控技术研究388
    13集成截流-调蓄-处理的排水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城市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削减及径流调控技术研究588
    1.1.3监测评估技术234
    14雨水花园填料渗透系数测试设备及关键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355
    15低影响开发设施效能评估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278
    16监测与模拟耦合的调蓄系统效能评估技术昆明主城区污染物综合减排与水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79
    17低影响开发设施性能分析评价模型与技术城市地表径流减控与面源污染削减技术研究268
    18低影响开发设施削减径流污染性能评估技术城市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削减及径流调控技术研究366
    1.2源头削减技术与设施223
    1.2.1渗透技术234
    19强化径流污染控制的渗透路面构建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366
    20路面地表径流促渗技术重庆主城排水系统安全与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377
    21不透水下垫面径流处理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478
    22新型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路面结构和优化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378
    23透水路面促渗技术合肥市滨湖新区低影响开发与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377
    24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绿色渗透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277
    25组合式多介质渗滤净化树池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279
    26基于雨水冲击和水位变化的低影响开发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377
    27多孔基质植草沟技术合肥市滨湖新区低影响开发与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377
    28山地城市面源污染迁移段控制集成技术重庆两江新区城市水系统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477
    29山地城市地表径流源区生物促渗减流技术重庆两江新区城市水系统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477
    30强化雨水渗透及净化的渗透浅沟构建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367
    31土壤增渗减排技术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478
    1.2.2滞蓄技术234
    32绿色屋顶构建技术重庆主城排水系统安全与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268
    33屋顶径流分流净化技术重庆主城排水系统安全与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367
    34适用性绿色屋顶源头控污截流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489
    35绿色建筑小区雨水湿地径流控制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478
    36绿色建筑小区阶梯式绿地截缓径流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478
    37城市绿地多功能调蓄-滞留减排-水质保障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267
    38融雪剂自动弃流功能的生物滞留带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278
    39北方城市道路的生物滞留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综合示范与评估266
    40同步脱氮除磷两相生物滞留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综合示范与评估267
    41花园式雨水集水与促渗技术合肥市滨湖新区低影响开发与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377
    42城市暴雨径流与雨洪利用的雨水花园技术缺水城市雨污水再生处理和不同途径用水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377
    43初期雨水生态滞留硅藻土快速处理技术合肥市滨湖新区低影响开发与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377
    1.2.3利用技术144
    44路面雨水集蓄净化利用系统与技术缺水城市雨污水再生处理和不同途径用水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377
    45停车位雨水原位净化与回用技术污水处理系统区域优化运行及城市面源削减技术研究与示范167
    1.3过程控制技术与设施223
    1.3.1分流技术144
    46雨水径流时空分质收集处理技术快速城市化新区水环境综合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267
    47无线广播式初期雨水弃流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377
    48合流制溢流分流控制装置与技术重庆主城重污染河流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477
    49合流制溢流污水末端综合处理技术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578
    1.3.2截污技术244
    50雨水口高效截污装置与关键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377
    51雨水口除污装置与应用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综合示范与评估277
    52基于新型雨水篦的道路雨水高效净化技术污水处理系统区域优化运行及城市面源削减技术研究与示范177
    53基于检查井的自动净化雨水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378
    54雨水检查井智能截污装置与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377
    55雨水管道旋流沉砂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277
    56初期雨水专管调蓄储存技术城区水污染过程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改善技术集成与示范677
    57分流制排水系统末端漂浮介质过滤净化技术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77
    58城市溢流污染及管道沉积物削减技术巢湖市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研究与综合示范266
    1.3.3调蓄技术234
    59合流制系统溢流量控制技术合肥市南淝河水质提升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467
    60基于降雨特征的溢流污染控制调蓄池设计技术昆明主城区污染物综合减排与水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389
    61基于水力模型的初期雨水调蓄池设计方法与技术巢湖流域城区雨污收集、处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367
    62基于降雨特征的初期雨水调蓄池设计技术昆明主城区污染物综合减排与水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69
    1.4后端治理技术与设施233
    1.4.1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与装备234
    63强化混凝沉淀过滤净化泵站雨水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368
    64基于旋流分离及高密度澄清装备的初期雨水就地处理技术巢湖流域城区雨污收集、处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277
    65初期雨水水力旋流-快速过滤技术老城区水环境污染控制及质量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368
    1.4.2生态处理技术与装备244
    66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与技术缺水城市雨污水再生处理和不同途径用水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477
    67山地陡峭岸坡带梯级湿地净化技术重庆主城重污染河流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377
    68分流制排水系统末端渗蓄结合污染控制技术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488
    69三带系统生态缓冲带技术重庆主城重污染河流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378
    70多塘系统生态缓冲带技术重庆主城重污染河流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477
    71基于调蓄的雨水补给型景观水体水质保障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477
    72城市面源污染净化与生态修复耦合技术巢湖市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研究与综合示范477
    编号评估技术依托课题立项初项目验收现状
    TRLSRLTRLSRLTRLSRL
    1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222
    1.1诊断评估技术233
    1.1.1污染解析技术244
    1降雨径流对受纳水体污染程度估算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166
    2山地城市面源污染负荷模型预测技术重庆主城排水系统安全与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267
    3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产汇污模型与预测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466
    4基于径流系数和污染物削减系数的城市径流水量水质过程表达技术城市地表径流减控与面源污染削减技术研究178
    5植草沟径流污染削减模拟与预测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355
    6渗透型路面削减雨水径流模型模拟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166
    1.1.2系统方案设计技术244
    7基于“浓度控制”雨水调蓄的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最佳综合运转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268
    8城区雨水滞留利用适用性技术巢湖流域城区雨污收集、处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378
    9城区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控制适用性技术巢湖流域城区雨污收集、处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377
    10基于改进型SWMM和单位投资环境效益的截流倍数优选技术巢湖流域城区雨污收集、处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266
    11城市面源污染水量水质同步监测与模型模拟技术城市地表径流减控与面源污染削减技术研究189
    12城市道路雨水口的过流能力测试装备与技术城市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削减及径流调控技术研究388
    13集成截流-调蓄-处理的排水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城市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削减及径流调控技术研究588
    1.1.3监测评估技术234
    14雨水花园填料渗透系数测试设备及关键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355
    15低影响开发设施效能评估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278
    16监测与模拟耦合的调蓄系统效能评估技术昆明主城区污染物综合减排与水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79
    17低影响开发设施性能分析评价模型与技术城市地表径流减控与面源污染削减技术研究268
    18低影响开发设施削减径流污染性能评估技术城市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削减及径流调控技术研究366
    1.2源头削减技术与设施223
    1.2.1渗透技术234
    19强化径流污染控制的渗透路面构建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366
    20路面地表径流促渗技术重庆主城排水系统安全与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377
    21不透水下垫面径流处理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478
    22新型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路面结构和优化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378
    23透水路面促渗技术合肥市滨湖新区低影响开发与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377
    24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绿色渗透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277
    25组合式多介质渗滤净化树池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279
    26基于雨水冲击和水位变化的低影响开发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377
    27多孔基质植草沟技术合肥市滨湖新区低影响开发与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377
    28山地城市面源污染迁移段控制集成技术重庆两江新区城市水系统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477
    29山地城市地表径流源区生物促渗减流技术重庆两江新区城市水系统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477
    30强化雨水渗透及净化的渗透浅沟构建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367
    31土壤增渗减排技术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478
    1.2.2滞蓄技术234
    32绿色屋顶构建技术重庆主城排水系统安全与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268
    33屋顶径流分流净化技术重庆主城排水系统安全与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367
    34适用性绿色屋顶源头控污截流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489
    35绿色建筑小区雨水湿地径流控制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478
    36绿色建筑小区阶梯式绿地截缓径流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478
    37城市绿地多功能调蓄-滞留减排-水质保障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267
    38融雪剂自动弃流功能的生物滞留带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278
    39北方城市道路的生物滞留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综合示范与评估266
    40同步脱氮除磷两相生物滞留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综合示范与评估267
    41花园式雨水集水与促渗技术合肥市滨湖新区低影响开发与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377
    42城市暴雨径流与雨洪利用的雨水花园技术缺水城市雨污水再生处理和不同途径用水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377
    43初期雨水生态滞留硅藻土快速处理技术合肥市滨湖新区低影响开发与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377
    1.2.3利用技术144
    44路面雨水集蓄净化利用系统与技术缺水城市雨污水再生处理和不同途径用水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377
    45停车位雨水原位净化与回用技术污水处理系统区域优化运行及城市面源削减技术研究与示范167
    1.3过程控制技术与设施223
    1.3.1分流技术144
    46雨水径流时空分质收集处理技术快速城市化新区水环境综合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267
    47无线广播式初期雨水弃流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377
    48合流制溢流分流控制装置与技术重庆主城重污染河流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477
    49合流制溢流污水末端综合处理技术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578
    1.3.2截污技术244
    50雨水口高效截污装置与关键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377
    51雨水口除污装置与应用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综合示范与评估277
    52基于新型雨水篦的道路雨水高效净化技术污水处理系统区域优化运行及城市面源削减技术研究与示范177
    53基于检查井的自动净化雨水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378
    54雨水检查井智能截污装置与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377
    55雨水管道旋流沉砂技术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277
    56初期雨水专管调蓄储存技术城区水污染过程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改善技术集成与示范677
    57分流制排水系统末端漂浮介质过滤净化技术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77
    58城市溢流污染及管道沉积物削减技术巢湖市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研究与综合示范266
    1.3.3调蓄技术234
    59合流制系统溢流量控制技术合肥市南淝河水质提升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467
    60基于降雨特征的溢流污染控制调蓄池设计技术昆明主城区污染物综合减排与水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389
    61基于水力模型的初期雨水调蓄池设计方法与技术巢湖流域城区雨污收集、处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367
    62基于降雨特征的初期雨水调蓄池设计技术昆明主城区污染物综合减排与水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69
    1.4后端治理技术与设施233
    1.4.1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与装备234
    63强化混凝沉淀过滤净化泵站雨水技术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368
    64基于旋流分离及高密度澄清装备的初期雨水就地处理技术巢湖流域城区雨污收集、处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277
    65初期雨水水力旋流-快速过滤技术老城区水环境污染控制及质量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368
    1.4.2生态处理技术与装备244
    66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与技术缺水城市雨污水再生处理和不同途径用水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477
    67山地陡峭岸坡带梯级湿地净化技术重庆主城重污染河流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377
    68分流制排水系统末端渗蓄结合污染控制技术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488
    69三带系统生态缓冲带技术重庆主城重污染河流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378
    70多塘系统生态缓冲带技术重庆主城重污染河流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477
    71基于调蓄的雨水补给型景观水体水质保障技术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477
    72城市面源污染净化与生态修复耦合技术巢湖市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研究与综合示范477
    下载: 导出CSV
  • [1] 郝学凯, 耿立馨. 城市径流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探讨[J]. 环境工程, 2016, 34(S1): 112-113.
    [2] 杨柳, 马克明, 郭青海, 等. 城市化对水体非点源污染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04, 25(6): 32-39. doi: 10.3321/j.issn:0250-3301.2004.06.007
    [3] 刘云帆, 栗玉鸿, 孔烨, 等. 基于清污分流的丘陵地区城镇污水提质增效方法与实践[J]. 中国给水排水, 2021, 37(8): 107-113.
    [4] 孙永利. 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内涵与思路[J]. 中国给水排水, 2020, 36(2): 1-6.
    [5] 刘龙严. 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综合评估及其在太湖流域的应用指导[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6] 王心, 姜琦, 魏东洋, 等. 水专项技术的分类及其就绪度评价[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 37(1): 69-74.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7.01.013
    [7] 王方. 系统成熟度评估矩阵计算模型在机载制导武器研制中的应用[J]. 航空兵器, 2014(3): 59-63. doi: 10.3969/j.issn.1673-5048.2014.03.015
    [8] MAGNAYE R B, SAUSER B J, RAMIREZ‐Marquez J E. System development planning using readiness levels in a cost of development minimization model[J]. Systems Engineering, 2010, 13(4): 311-323.
    [9] YIN H L, ZHAO Z C, WANG R Q, et al. Determination of urban runoff coefficient using time series inverse modeling[J].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7, 29(5): 898-901. doi: 10.1016/S1001-6058(16)60803-X
    [10] LIAO Z L, HE Y, HUANG F, et al. Analysis on LID for highly urbanized areas’ waterlogging control: demonstrated on the example of Caohejing in Shanghai[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68(12): 2559-2567. doi: 10.2166/wst.2013.523
    [11] PENG H Q, LIU Y, WANG H W, et al. Urban stormwater forecasting model and drainage optimization based on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6, 75(14): 1-11.
    [12] 熊丽君, 黄飞, 徐祖信, 等.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排水区域降雨及地表产流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11): 3659-3666. doi: 10.13287/j.1001-9332.201611.030
    [13] 王文亮, 李俊奇, 车伍, 等. 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4, 30(24): 12-17.
    [14] 刘雷斌, 黄鸥, 郭磊, 等. 城市道路雨水口收水量研究[J]. 给水排水, 2016, 52(S1): 12-16.
    [15] 张显忠. 合肥市老城区初期雨水污染调蓄工程方案[J]. 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8(24): 10-13. doi: 10.3969/j.issn.1000-4602.2012.24.003
    [16] 曾思育, 董欣.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实践[J]. 给水排水, 2015, 51(10): 1-3. doi: 10.3969/j.issn.1002-8471.2015.10.002
    [17] 王晓昌, 王永坤, 任心欣, 等. 深圳市某体育中心低影响开发系统应用与模拟评估[J]. 给水排水, 2016, 52(5): 91-96. doi: 10.3969/j.issn.1002-8471.2016.05.020
    [18] 佟举钢, 冯江, 郭婷. 昆明市合流污水调蓄池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给水排水, 2019, 35(8): 34-38.
    [19] 许萍, 司帅, 张建强, 等. 深圳光明新区透水沥青道路与滞留带对径流水质水量控制效果研究[J]. 给水排水, 2015, 51(11): 64-69. doi: 10.3969/j.issn.1002-8471.2015.11.015
    [20] 王贤萍. 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实践与探索[J]. 中国给水排水, 2016, 32(14): 33-35.
    [21] 段丙政, 赵建伟, 高勇, 等. 绿色屋顶对屋面径流污染的控制效应[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36(9): 57-59. doi: 10.3969/j.issn.1003-6504.2013.09.012
    [22] 裔士刚, 王祥勇, 康威, 等. 改良型下凹绿地对小区雨水径流的调蓄净化效能[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 33(5): 134-138.
    [23] 孔磊, 康威, 谭松明, 等. 绿色建筑小区阶梯式绿地设计与应用探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6, 32(1): 90-93.
    [24] CHAI H X, SHEN S B, HU X B, et al. Effect of baffled water-holding garden system on disposal of rainwater for green building residential districts[J].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14, 52(13/14/15): 2717-2723.
    [25] 王晓璐. 快速城市化区域径流污染特征与综合控制技术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2015.
    [26] 朱红生. 城市道路初期雨水截流与处理技术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2016.
    [27] 刘超, 李俊奇, 王淇, 等. 国内外截污雨水口专利技术发展及其展望[J]. 中国给水排水, 2014, 30(4): 1-6.
    [28] 熊家晴, 杜晨, 郑于聪, 等. 表流-水平流复合人工湿地对高污染河水的净化[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 9(11): 5167-5172. doi: 10.12030/j.cjee.20151106
    [29] 邵知宇, 郑卓乐, 李霜, 等. 多功能雨水塘水位-流量曲线的构建及水力学原理[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 33(9): 128-132. doi: 10.19853/j.zgjsps.1000-4602.2017.09.029
  • 加载中
图( 9) 表( 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405
  • HTML全文浏览数:  4405
  • PDF下载数:  79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11-23
  • 录用日期:  2022-03-11
  • 刊出日期:  2022-09-30
齐飞, 陈淼, 王振北, 皇甫子正, 李晨, 孙德智.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产出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成熟度评估及该技术体系发展中面临的挑战[J]. 环境工程学报, 2022, 16(9): 3144-3156. doi: 10.12030/j.cjee.202111134
引用本文: 齐飞, 陈淼, 王振北, 皇甫子正, 李晨, 孙德智.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产出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成熟度评估及该技术体系发展中面临的挑战[J]. 环境工程学报, 2022, 16(9): 3144-3156. doi: 10.12030/j.cjee.202111134
QI Fei, CHEN Miao, WANG Zhenbei, HUANGFU Zizheng, LI Chen, SUN Dezhi. Assessment of urban rainfall runoff technological readiness level improvement and challenges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roduced by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2, 16(9): 3144-3156. doi: 10.12030/j.cjee.202111134
Citation: QI Fei, CHEN Miao, WANG Zhenbei, HUANGFU Zizheng, LI Chen, SUN Dezhi. Assessment of urban rainfall runoff technological readiness level improvement and challenges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roduced by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2, 16(9): 3144-3156. doi: 10.12030/j.cjee.202111134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产出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成熟度评估及该技术体系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通讯作者: 齐飞(1980—),男,教授,qifei_hit@163.com
    作者简介: 齐飞(1980—) ,男,教授,qifei_hit@163.com;共同第一作者 (执笔人) : ; 陈淼 (1994—) ,男,硕士研究生,952646272@qq.com
  • 北京林业大学水体污染源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2017ZX07401001-03)

摘要: 系统梳理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有关课题产出的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关键技术,通过对其进行技术和系统成熟度评价来解析我国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水平和面临挑战,为进一步推进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我国在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研发和应用的大部分单项关键技术的技术成熟度已达到7级,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城镇径流污染问题;在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体系中,支撑技术系统成熟度为4级,达到系统发展验证阶段,能够用于开展系统的工程设计,减少集成风险;4个关键技术环节和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系列的系统成熟度分别为3级和2级,在技术环节和系列方面仅仅形成系统及设计开发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集成风险,形成组合技术。因此,我国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单项技术成熟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以加强技术和系统的集成,并开展集成创新,使整体技术系列能达到满足任务需求的设计、运行和处理能力,在系统生命周期内向应用效益最佳的方向优化和发展。

English Abstract

  • 近年来,我国城镇一级注重点源污染 (生活源和工业源) 的控制与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城镇内水体水质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改善[1]。而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未被有效控制是水体黑臭频发和水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2]。此外,大量径流雨水涌入污水管道和合流制管道造成生活污水被稀释并溢流至水体,导致大部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和“污水进厂浓度”偏低,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影响了污水处理的效果,还增加了污水处理的能耗和药耗[3]。因此,解决好城镇降雨径流污染问题对我国城镇水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城镇污水提质增效具有重大意义[4]。为更好地改善我国城镇水环境质量,我国实施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以下简称“水专项”) ,期间产出了大量关于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的技术。这些技术已在海河、太湖、巢湖、三峡库区、滇池、京津冀和粤港澳等重点流域开展了了工程示范,为我国城镇水体的水质改善提供了技术支撑[5]。然而,当前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具体处于何种水平,尚存在哪些问题,并未开展系统性研究。

    本文通过梳理水专项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相关课题产出的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并对其进行技术成熟度和系统成熟度评估,解析当前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水平,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 技术体系指各种技术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并按一定目的和结构方式组成的技术整体。通过梳理水专项“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有关课题产出的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根据其类型和特点,建立了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包含1项技术系列、4项技术环节、11项支撑技术和72项单项技术,涵盖了当前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全流程架构,以便于进行技术梳理、分类与评估。其中,技术环节是指在一个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且不可或缺的环节或技术;支撑技术通常是针对某类关键性问题而完成的整体性技术突破;单项技术则是针对具体技术细节,用以解决工艺单元或模块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或技术提升。本文涉及的技术成熟度评估依据为“十一五”和“十二五”水专项中城市主题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相关课题的成果报告,以及现场调研情况。

    • 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单项技术成熟度 (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TRL) 采用国际上常用的九级评价准则进行[6],具体等级对应的标准见表1。集成的系统成熟度 (System Readiness Level ,SRL) 采用系统成熟度矩阵计算法及六级评价准则进行[7]。系统成熟度六级评价准则如表2所示。

      系统成熟度矩阵算法是利用技术成熟度和技术集成成熟度 (Integration Readiness Level, IRL) 相联系的矩阵函数算法[8]。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构建技术成熟度矩阵。设技术系统中包含n项技术,构建技术成熟度矩阵如式 (1) 所示。

      式中:Ti为第i项技术的成熟度等级。

      2) 构建技术集成成熟度矩阵。IRL指技术两两之间的集成程度。构建集成成熟度矩阵时,若两种技术不能进行集成,则IRL为0;单项技术与自身进行集成时的集成时,则IRL为9;集成技术与自身集成时,则ILR为6。在实际应用时,治理的效果一般会受到最薄弱技术的影响,因此,IRL取两种技术中成熟度较低的值。依据此原则构建IRL矩阵如式 (2) 所示。

      式中:Iij为技术i与技术j之间的集成成熟度等级。

      3) 构建系统成熟度矩阵。系统成熟度矩阵SRL如式 (3) 所示。

      SRLi为0~n,经过标准化处理。SRL的数值为0~1。数值越高表示技术越成熟。

      4) 系统成熟度等级计算。系统成熟度等级按如式 (4) 进行计算。

      式中:ni为与第i项技术有集成关系的技术个数。

      将式 (4) 中的SRL计算结果与表2对比,可得出系统成熟度等级。采用上述评估方法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估,结果见表3

    • 图2图3为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72项单项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估结果及其统计分析。在立项初期,72项单项技术的技术成熟度为1~6级,其中小于等于4级的技术数量占总数的96%,即绝大部分技术处于发现机理、通过小试或中试验证的阶段。在项目验收阶段,单项技术成熟度得到不同程度提升,介于5~8级,其中大于等于7的单项技术通过了第三方评估,占65%。在完成项目验收后,项目承担单位和工程运维单位依然在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现阶段,单项技术成熟度在5~9级时,大于等于7的单项技术已提高至86%。从立项初期到当前,单项技术成熟度提升4级和5级的占60%,提升6级和7级的占17%,提升8级的占1%。综上所述,随着水专项的实施推进,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单项技术的成熟度有了极大提升,由立项初的实验阶段提升至当前的工程示范阶段,且部分已形成了标准文件,并得到推广应用。这表明水专项在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包括关键技术、标准规范文件和示范工程案例等。

    • 在单项技术成熟度分析的基础上,逐步针对支撑技术、技术环节和技术系列开展集成技术成熟度评估与分析。图4表明,在污染解析技术中,单项技术成熟度的立项初为1~4,项目验收时提升为5~7,当前阶段达到5~8,提升等级为2~7。水专项实施期间,相关学者在借鉴国外模型的基础上对径流系数、径流污染负荷、生物滞留设施径流减排效果等领域开展了研究[9-12],形成了一系列水质水量模拟技术,有效指导了重庆、北京和上海等地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选用及相关工程建设。相关成果映证了该技术的发展。在系统方案设计技术中,单项技术成熟度在立项初为1~5,项目验收时提升为6~8,当前达到6~9,提升等级为3~8。相关学者在低影响开发技术优化组合设计、雨水口优化设计、截留倍数优选、调蓄池规划设计和溢流污染就地处理技术选择方面均开展了大量研究[13-15],基本形成了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后端治理相结合的全过程综合治理方案设计技术[16]。相关技术支撑了《雨水口》图集 (16S518) 、《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 (GB 51174-2017) 等标准规范的编制。在监测评估技术中,单项技术成熟度在立项初为2~3,项目验收时提升为5~7,当前阶段达到5~9,提升等级为2~7。相关学者已在该领域开展了低影响开发设施效能评估研究[17]和调蓄系统效能评估研究[18],并构建了效能评估体系,有效应用于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和昆明市老城区改造之中。

      图5表明,污染解析技术、系统方案设计技术和监测评估技术的系统成熟度立项初均为2级,处于概念定义阶段;到了项目验收时,分别为4级、4级和3级,提升至技术开发和系统开发验证阶段;当前均已提升至4级,处于系统开发验证阶段。这表明以上3类技术已在支撑技术层面开展设计,以减少技术集成风险,具有技术的协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 图6表明,在渗透技术中,单项技术成熟度在立项初为2~4、项目验收时为6~7、当前已达到6~9,其提升等级为3~7,并已在透水铺装、植草沟、生态树池和土壤改良[19-20]等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此类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雨水减排效果,还能去除径流雨水污染,并已在深圳和嘉兴进行了工程示范。在滞蓄技术中,单项技术成熟度在立项初为2~4,而项目验收为6~8、当前为6~9、提升等级为4~6。相关学者重点研发了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阶梯式绿地和雨水花园[21-24]等一系列技术,以期通过多重阻碍延缓径流流速来强化径流下渗量并拦截吸附污染,并显著减少示范区域外排洪峰峰值及排放总量,减轻下游市政管网的负担。相关技术已在深圳和重庆进行了工程示范。在利用技术中,单项技术成熟度的立项初为1~3、项目验收为6~7、当前为7,其提升等级为4~6。相关学者研发了路面雨水和停车位雨水回用技术[25],可实现雨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并已在西安和无锡进行了工程示范。

      图5表明,渗透技术、滞蓄技术和利用技术的系统成熟度在立项初均为2级,处于概念定义阶段;而项目验收时分别升至4级、4级和3级,已提升至技术开发和系统开发验证阶段;当前均已提升至4,处于系统开发验证阶段。这表明渗透技术、滞蓄技术和利用技术等支撑技术,已可开展技术组合,进行集成技术验证性能,从而减少技术集成风险,且整体具有技术的协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 图7表明,在分流技术中单项技术成熟度的立项初为2~5、项目验收为6~7、当前为7~8,提升等级为3~5。水专项实施期间,突破了初期雨水分流和合流制系统分流技术。此类技术能够将雨天初期和中后期径流分流、将生活污水和雨天径流分流,并已在深圳、济南和重庆得到示范。在截污技术中,单项技术成熟度在立项初为1~6、项目验收为6~7、当前为6~8,提升等级为1~6。相关学者重点研发了雨水专管和雨水口截污技术[26-27],提高了雨水口的截污能力并实现了雨水系统的分质截流,并已在在常州和北京得到示范。在调蓄技术中,单项技术成熟度立项初为2~4、项目验收为6~8、当前为7~9,提升等级为3~7,突破了较为滞后的调蓄池设计技术,为昆明市主城17座调蓄池设计提供支撑,重点支持了《城镇径流污染控制调蓄池技术规程》 (CECS416:2015) 的编制。

      图5表明,当前分流技术、截污技术和调蓄技术的系统成熟度立项初在1~2级水平,处于基础技术研究或概念定义阶段。很多技术仅有雏形,不具备集成条件;在项目验收时提升至3~4级,当前均已提升至4级,已处于系统开发验证阶段,填补了国内部分空白,并针对地区特点形成组合工艺并集成,具有较好的协同性和治理能力。

    • 图8表明,在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与装备领域,单项技术成熟度在立项初为2~3、项目验收为6~7、当前达到7~8,提升等级为5。在传统水处理技术基础上,突破了适合溢流污染就地处理和初期雨水净化的混凝沉淀、旋流分离和快速过滤等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故成熟度较高。相关技术已在合肥、常州和上海等地得以示范。在生态处理技术与装备中,单项技术成熟度在立项初为3~4、项目验收为7~8、当前为7~8,提升等级为3~5。针对城镇径流污染特点,水专项将具有调蓄和净化能力的生态技术移植到径流污染控制领域,并推动研发了人工湿地、岸边带和雨水塘[28-29]等生态处理技术,充分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滞留和吸收作用来去除径流污染物,并提供城镇亲水景观。相关技术已在西安、重庆、嘉兴和天津等地得到示范。

      图5表明,虽然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和生态处理技术均源于传统水处理技术,但其对于径流污染控制依然缺乏实践研究,立项初期系统成熟度仅为2级。在水专项支持下,项目验收时分别为3和4级,处于技术开发或系统开发验证阶段;当前已提升至4级,处于系统开发验证阶段。这表明这两个技术领域已能够开展技术组合与集成,并展现出技术间的协同作用。

    • 图9表明,4项技术环节的系统成熟度在立项之初均为2级,处于概念定义阶段;到项目验收后为2~3级,处于概念定义或技术开发阶段;而当前已提升至3级,处于技术开发阶段,能在各自技术环节内形成技术组合。相关学者已将技术进行应用,在环太湖、海河、三峡库区、巢湖、滇池、京津冀和粤港澳等流域落实了42项工程示范,并总结凝练了编制22项标准规范类文件。其中,7项文件正式发布,包含国标1项、行标2项和地标4项。然而,这些应用仅限于部分技术组合及其在小范围或个别城镇区域的应用,尚未形成4项技术环节全链条的技术集成,且集成度较为有限,尚缺乏在技术环节层面治理技术的应用模式,故存在集成应用风险。

      整体来说,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系列系统成熟度的立项初、项目验收和当前均为2级,处于概念定义阶段。但根据系统成熟度矩阵计算法得到的技术系列在3个阶段的评估结果并不相同,分别为0.17、0.22和0.31。这表明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系列正在向形成全链条的集成技术这一方向稳步发展。然而,由于单项技术依然缺乏大量的推广应用,且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全链条的技术系列集成,而已形成的组合或集成技术示范应用规模有限,缺乏对集成技术风险的有效评估,仍有待于进一步协调被集成技术,因此,还未能发展至系统成熟度为3级的技术开发阶段。

    • 通过对系统成熟度进行评估,发现单项技术成熟度的发展水平,极大地限制了支撑技术、技术环节和技术系列的集成。主要表现为,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单项技术成熟度大部分为7级,处于通过第三方评估阶段,依然存在技术的推广应用程度有限、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偏低的问题。

      1) 在诊断评估技术方面,污染解析技术主要依赖于国外引进的数值模拟模型和软件工具,其运行参数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在监测评估技术中,污染物监测基础数据多来源于特定区域,缺乏城镇流域尺度范围的污染物监测数据库支持,致使研发出的技术仅适用于本地,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2) 在源头削减技术与设施方面,渗透技术和滞蓄技术多借鉴国外低影响开发技术。由于国内降雨形式、下垫面特征、土壤性质和地下水位等与国外差异大,国外的技术与工程设计参数并不完全适应于我国,因此,亟待根据我国国情开展创新的自主技术研发。在雨水利用技术方面,我国仍“以排为主”,缺乏资源利用的工程设计指导思想。

      3) 在过程控制技术与设施方面,分流技术和截污技术常常需要开挖现有的雨水管道和雨水井,在老城区改造难度大。

      4) 在后端治理技术与设施方面,生态处理技术的占地面积大,且造价高,运行受环境影响较大,出水水质易受影响出现波动。

    • 1) 对“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产出的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关键技术进行了成熟度评价后发现,我国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单项技术成熟度大部分已达到7级,处于通过第三方评估阶段,形成了42项具有一定代表性径流污染控制示范工程,累计编制了22项径流污染控制标准规范类文件,技术覆盖面很大,推动了海绵城市建设和黑臭水体治理。

      2) 通过系统成熟度评估,已有11项支撑技术的系统成熟度均达到了4级,已处于系统开发验证阶段,能在各自支撑技术内,开展单项技术组合与集成,并展现出单项技术间的协同作用,但在支撑技术层面的系统还未能达到满足任务需求的运行能力。

      3) 4项技术环节的系统成熟度为3级,尚处于技术开发阶段,能够在各自技术环节内,形成支撑技术组合,但仍缺乏在技术环节层面治理技术的应用模式,存在集成应用风险。

      4) 城镇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系列的系统成熟度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依然处于2级,即概念定义阶段。这表明技术系列的集成度较低,仅形成系统设计的开发策略,亟待开展技术环节组合的合理性研究。

      5) 在单项技术方面,应加快符合我国自然特征的参数率定,实现模型工具的国产化;加强低影响开发技术的设计参数率定,以及雨水利用新技术的研发;还应加强生态处理技术的高效净水填料的研发,推进植被搭配优化;开展集成创新,加强技术和系统的集成,使整体技术系列能够达到满足任务需求的设计、运行和处理能力,并向在系统生命周期内应用效益最佳的方向优化和发展。

      致谢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水专项“十一五”和“十二五”城市主题部分相关课题。感谢各课题研究团队在本研究的调研和评估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29)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