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耘通, 何佳楠. 基于PSR模型的大气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统计与决策, 2019, 35(15): 61 − 64.
[2] 关凤荣, 周秀娟.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环境法学的发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 20(5): 113 − 116.
[3] 徐嵩龄. 生态学概念和理论发展的特征—兼评R. Mclntosh《生态学概论: 理论和概念》[J]. 科技导报, 1992, 10(9): 21 − 23.
[4] 国家环境保护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6[S/OL]. (2016-12-14) [2019-11-05]. http://www.mee.gov.cn/ywgz/fgbz/bz/bzwb/other/pjjsdz/201612/W020161214348664955109.pdf 2016−12−08.
[5] 王晓君, 吴敬学, 蒋和平.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5): 864 − 876. doi: 10.11849/zrzyxb.20160555
[6] 姚金雄, 彭飞, 雷晓峰, 等. 基于环保设计理念的环境状况影响评价工作实践[J].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5, 31(8): 50 − 54. doi: 10.3969/j.issn.1674-3814.2015.08.011
[7] 谢小青, 黄晶晶. 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创业环境评价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 中国软科学, 2017(2): 172 − 182. doi: 10.3969/j.issn.1002-9753.2017.02.01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001—201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9] 邹萌萌, 杜小龙, 张静静, 等.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环境保护科学, 2017, 43(5): 82 − 86.
[10] 魏科技, 宋永会, 彭剑峰, 等. 环境风险源及其分类方法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0, 10(1): 85 − 89. doi: 10.3969/j.issn.1009-6094.2010.01.023
[11] 尹红梅, 黄义忠, 胡松, 等. 基于PSR模型的水电站工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9): 1520 − 1523.
[12] 皮庆, 王小林, 成金华, 等. 基于PSR模型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6): 238 − 244.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6.06.044
[13] 马骏, 朱敏杰.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白鹤滩水电站工程生态效应评价[J]. 水利经济, 2016(2): 6 − 1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2.002
[14] 程赟, 成虎, 卢国华. 基于PSR模型的建设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研究[J]. 建筑经济, 2014, 35(11): 109 − 112.
[15] 张崇淼, 李森, 张力喆, 等. 基于PSR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贡献度研究——以铜川市为例[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 19(3): 1049 − 1056.
[16] 周小亮, 吴武林, 廖达颖. 我国区域包容性绿色增长测度与差异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42 − 49.
[17] 张源. 输变电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18] 徐冰烨, 俞洁, 沈叶民. 近10年浙江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7, 39(6): 610 − 615.
[19] 苏州市人民政府. 苏州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EB/OL]. (2017-01-11)[2019-10-10]. http://www.suzhou.gov.cn/szsrmzf/zfbgswj/201701/9660baf5d2244ce4b1c54a3e5dab4859.shtml.
[20] 王晓红, 冯严超, 焦国伟. 环境规制对中国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 59(4): 19 − 2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