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KIEMES V. Conceptualization and scale in hydrology[J]. Journal of Hydrology, 1983, 65(1): 139 − 158.
|
[2] |
威廉·M·马什. 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M]. 朱强, 黄丽玲, 俞孔坚, 等, 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
[3] |
黄先宇. 山地城市学原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
[4] |
李荷, 杨培峰, 张竹昕, 等. “设计生态”视角下山地城市水系空间韧性提升规划策略[J]. 规划师, 2019, 34(15): 53 − 59. doi: 10.3969/j.issn.1006-0022.2019.15.008
|
[5] |
王忆梅, 唐晓岚, 周孔飞. “千层饼”分析下的城市公园景观形成研究——以合肥市庐阳公园为例[J]. 设计, 2019, 32(11): 37 − 39.
|
[6] |
杨少俊, 刘孝富, 舒俭民.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1): 380 − 385. doi: 10.3969/j.issn.1674-5906.2009.01.070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SL190—2007[S].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
[8] |
张中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 城镇排水[M]. 2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
[9] |
朱强, 俞孔坚, 李迪华. 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J]. 生态学报, 2005, 24(9): 2406 − 2412.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5.09.037
|
[10] |
岳晨, 崔亚莉, 饶戎, 等. 基于生态规划的长春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 23(2): 318 − 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