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宜昌市人民政府. 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2013−2030年) [EB/OL]. (2017-10-01)[2019-02-20]. http://hbj.yichang.gov.cn/content-42522-859297-1.html.
[2] 刘蔚, 李莹. 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如何优化城市发展?——关于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制定实施的调研报告[N]. 中国环境报, 2016-6-15(01).
[3] 陈安, 余向勇, 万军, 等. 宜昌市生态保护红线的框架体系[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5): 134 − 138.
[4] 余向勇, 陈安, 杨晓东, 等. 宜昌市水环境质量红线划分与空间管控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 40(5): 20 − 24.
[5] 万军, 于雷, 张培培, 等. 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与实践[J]. 环境保护科学, 2015, 41(2): 6 − 11.
[6] 姚伊乐. 从宜昌样本看规划编制模式之变城市环境规划该是什么样? 优化支撑而非限制发展, 源头引导而非事后应急[N]. 中国环境报, 2015-01-19(06).
[7] 余向勇, 李莹, 陈安, 等. 共享“红线”——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V1.0)开发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 41(12): 5 − 11. doi: 10.3969/j.issn.1673-1212.2016.12.002
[8] 肖金成, 刘通. 把牢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道关口——《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实施办法》解读[J]. 环境保护, 2017, 45(4): 10 − 11.
[9] 万军, 秦昌波, 于雷, 等. 关于加快建立“三线一单”的构想与建议[J]. 环境保护, 2017, 45(20): 7 − 9.
[10] 吕红迪, 万军, 秦昌波, 等. “三线一单”划定的基本思路与建议[J]. 环境影响评价, 2018, 40(3): 1 − 4.
[11] 邱倩. 论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建立[J]. 环境保护, 2016, 44(14): 41 − 44.
[12] 徐琬莹, 邵蕊, 田建茹, 等. 青岛市省级生态红线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定方法及实践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8, 43(7): 155 − 159. doi: 10.3969/j.issn.1673-1212.2018.07.035
[13] 欧阳, 刘小丽, 李元实.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探析[J]. 环境影响评价, 2018, 40(3): 5 − 8.
[14] 陈安, 杨晓东, 余向勇, 等. 生态保护红线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剖析——以湖北宜昌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 2017, 43(1): 22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