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纳米材料对贝类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葛春梅, 黄茜枝, 林道辉, 王有基, 吕为群. 人工纳米材料对贝类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5, 10(4): 1-16.
引用本文: 葛春梅, 黄茜枝, 林道辉, 王有基, 吕为群. 人工纳米材料对贝类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5, 10(4): 1-16.
Ge Chunmei, Huang Xizhi, Lin Daohui, Wang Youji, Lu Weiqun. Research Progress in Ecotoxic Effects of 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on Shellfish[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5, 10(4): 1-16.
Citation: Ge Chunmei, Huang Xizhi, Lin Daohui, Wang Youji, Lu Weiqun. Research Progress in Ecotoxic Effects of 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on Shellfish[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5, 10(4): 1-16.

人工纳米材料对贝类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2207)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3ZR1455700)

    上海教委创新项目(13YZ096)

    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B-5106-12-0020

    B-5106-13-0001)

    上海高校水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浙江省有机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5-2016)

Research Progress in Ecotoxic Effects of 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on Shellfish

  • Fund Project:
  • 摘要: 纳米技术已成为21世纪发展最迅猛的技术领域之一。纳米材料因其具备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农业,电子工业,生物医学,制造业,医药品和化妆品等,因此纳米颗粒不可避免会释放到水环境中。贝类由于其具有分布广,处于食物链中的关键位置,滤食食性,对重金属及污染物有较强的生物累积能力,且很多贝类具有养殖和商业价值,因而纳米颗粒对贝类的生态毒性效应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重点阐述了3方面的内容:1)人工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的行为;2)贝类作为水生污染监测指示生物的重要意义;3)人工纳米材料对贝类的毒性效应,主要包括贝类对纳米颗粒摄取、积累和转移,并从组织细胞水平,分子和基因水平,胚胎发育和个体生长水平等阐述了纳米材料对贝类的毒性效应。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06
  • HTML全文浏览数:  906
  • PDF下载数:  3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葛春梅, 黄茜枝, 林道辉, 王有基, 吕为群. 人工纳米材料对贝类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5, 10(4): 1-16.
引用本文: 葛春梅, 黄茜枝, 林道辉, 王有基, 吕为群. 人工纳米材料对贝类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5, 10(4): 1-16.
Ge Chunmei, Huang Xizhi, Lin Daohui, Wang Youji, Lu Weiqun. Research Progress in Ecotoxic Effects of 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on Shellfish[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5, 10(4): 1-16.
Citation: Ge Chunmei, Huang Xizhi, Lin Daohui, Wang Youji, Lu Weiqun. Research Progress in Ecotoxic Effects of 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on Shellfish[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5, 10(4): 1-16.

人工纳米材料对贝类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 2 浙江省有机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3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2207)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3ZR1455700)

上海教委创新项目(13YZ096)

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B-5106-12-0020

B-5106-13-0001)

上海高校水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浙江省有机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5-2016)

摘要: 纳米技术已成为21世纪发展最迅猛的技术领域之一。纳米材料因其具备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农业,电子工业,生物医学,制造业,医药品和化妆品等,因此纳米颗粒不可避免会释放到水环境中。贝类由于其具有分布广,处于食物链中的关键位置,滤食食性,对重金属及污染物有较强的生物累积能力,且很多贝类具有养殖和商业价值,因而纳米颗粒对贝类的生态毒性效应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重点阐述了3方面的内容:1)人工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的行为;2)贝类作为水生污染监测指示生物的重要意义;3)人工纳米材料对贝类的毒性效应,主要包括贝类对纳米颗粒摄取、积累和转移,并从组织细胞水平,分子和基因水平,胚胎发育和个体生长水平等阐述了纳米材料对贝类的毒性效应。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返回顶部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