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毒性效应的间隙水致毒物质鉴别技术进展

王玉婷, 于红霞, 张效伟, 史薇. 基于毒性效应的间隙水致毒物质鉴别技术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6, 11(3): 11-25.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51206001
引用本文: 王玉婷, 于红霞, 张效伟, 史薇. 基于毒性效应的间隙水致毒物质鉴别技术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6, 11(3): 11-25.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51206001
Wang Yuting, Yu Hongxia, Zhang Xiaowei, Shi Wei. Development of Identification of Key Toxicants in the Pore Water[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6, 11(3): 11-25.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51206001
Citation: Wang Yuting, Yu Hongxia, Zhang Xiaowei, Shi Wei. Development of Identification of Key Toxicants in the Pore Water[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6, 11(3): 11-25.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51206001

基于毒性效应的间隙水致毒物质鉴别技术进展

    作者简介: 王玉婷(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有机污染化学分析,E-mail:yutingwang_nju@163.com
    通讯作者: 史薇, E-mail: njushiwei@nju.edu.cn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7058

    2130705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K2013055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3AA06A309)

    国家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9040)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专题研究(2012ZX07101-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21411120337)

  • 中图分类号: X171.5

Development of Identification of Key Toxicants in the Pore Water

    Corresponding author: Shi Wei, njushiwei@nju.edu.cn
  • Fund Project:
  • 摘要: 沉积物作为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中重要的“源”和“汇”,与整个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有着密切联系。间隙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水体沉积物的污染状况,同时可以真实反映生物的实际暴露情况,间隙水中关键致毒物质的鉴别是科学准确地评价间隙水及沉积物毒性与风险的重要基础。毒性鉴别评估(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TIE)和效应引导的污染物识别(Effect Directed Analysis,EDA)技术作为致毒物质识别的主要方法,已在沉积物和间隙水的致毒物筛选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本文介绍并比较了常用的间隙水提取方法,总结了TIE和EDA在间隙水致毒物质异位及原位鉴别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及鉴别过程中使用到的基本毒性量化方法与其适用条件。在当前间隙水关键致毒物质识别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异位分析难以避免毒性损失和有机污染物鉴别方面的局限等问题,并提出应推广原位毒性试验技术且进一步发展有机物的精细分离技术和质谱识别技术等发展方向。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89
  • HTML全文浏览数:  1489
  • PDF下载数:  32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12-06

基于毒性效应的间隙水致毒物质鉴别技术进展

    通讯作者: 史薇, E-mail: njushiwei@nju.edu.cn
    作者简介: 王玉婷(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有机污染化学分析,E-mail:yutingwang_nju@163.com
  •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7058

2130705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K2013055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3AA06A309)

国家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9040)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专题研究(2012ZX07101-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21411120337)

摘要: 沉积物作为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中重要的“源”和“汇”,与整个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有着密切联系。间隙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水体沉积物的污染状况,同时可以真实反映生物的实际暴露情况,间隙水中关键致毒物质的鉴别是科学准确地评价间隙水及沉积物毒性与风险的重要基础。毒性鉴别评估(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TIE)和效应引导的污染物识别(Effect Directed Analysis,EDA)技术作为致毒物质识别的主要方法,已在沉积物和间隙水的致毒物筛选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本文介绍并比较了常用的间隙水提取方法,总结了TIE和EDA在间隙水致毒物质异位及原位鉴别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及鉴别过程中使用到的基本毒性量化方法与其适用条件。在当前间隙水关键致毒物质识别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异位分析难以避免毒性损失和有机污染物鉴别方面的局限等问题,并提出应推广原位毒性试验技术且进一步发展有机物的精细分离技术和质谱识别技术等发展方向。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