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

丁晓欣, 张健, 朱佳, 邢诒, 段怡慧. 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以深圳市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 46(1): 123-129.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1.022
引用本文: 丁晓欣, 张健, 朱佳, 邢诒, 段怡慧. 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以深圳市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 2020, 46(1): 123-129.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1.022
DING Xiaoxin, ZHANG Jian, ZHU Jia, XING Yi, DUAN Yihui. 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Based on GIS and RUSLE Models——A Case Study of Shenzhen[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0, 46(1): 123-129.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1.022
Citation: DING Xiaoxin, ZHANG Jian, ZHU Jia, XING Yi, DUAN Yihui. 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Based on GIS and RUSLE Models——A Case Study of Shenzhen[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20, 46(1): 123-129.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20.01.022

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

——以深圳市为例
    作者简介: 丁晓欣(1964 − ),女,教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E-mail:1158047910@qq.com
    通讯作者: 张 健(1995 −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E-mail:2961194327@qq.com
  • 基金项目: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深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项目”(SZCG2018160357)资助
  • 中图分类号: X141;S157.1

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Based on GIS and RUSLE Models——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Jian, 2961194327@qq.com
  • 摘要: 以广东省深圳市为研究区域,运用GIS和RUSLE模型,结合全市的土壤数据集、气象数据集和高程数据集,以水土保持量作为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深圳市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的评价,为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的等级划分提供参考,进而为深圳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全市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性可分为4级,即极重要、高度重要、重要和一般重要,受地形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空间上呈现出由西北部逐渐向东南部增强的分布趋势;由于城市开发建设活动较少,森林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变化较大,丘陵山体较多,东南部的水土保持能力相对较强;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区域面积为61.90 km2,高度重要区面积为161.93 km2,二者总面积为223.82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21%,主要以连片斑块集中分布在深圳市东南部。
  • 加载中
  • 图 1  深圳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图 2  深圳市降雨侵蚀力因子分布图

    图 3  深圳市土壤可蚀性因子分布图

    图 4  深圳市地形因子分布图

    图 5  深圳市植被覆盖因子分布图

    图 6  深圳市水土保持量分布图

    图 7  深圳市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分级图

    表 1  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估数据表

    名 称类 型分辨率数据来源
    高程数据集栅格30 m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
    气象数据集EXCEL深圳市气象局2011~2015年日降雨量数据
    土壤数据集矢量/Excel深圳市土壤类型矢量数据及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
    生态系统数据集矢量城管局城市绿地调查数据及生态资源测算解译数据
    名 称类 型分辨率数据来源
    高程数据集栅格30 m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
    气象数据集EXCEL深圳市气象局2011~2015年日降雨量数据
    土壤数据集矢量/Excel深圳市土壤类型矢量数据及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
    生态系统数据集矢量城管局城市绿地调查数据及生态资源测算解译数据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植被覆盖因子赋值

    生态系统类型植被覆盖度
    <1010~3030~5050~7070~90>90
    森林0.10.080.060.020.0040.001
    灌丛0.40.220.140.0850.040.011
    草地0.450.240.150.090.0430.011
    乔木园地0.420.230.140.0890.0420.011
    灌木园地0.40.220.140.0870.0420.011
    生态系统类型植被覆盖度
    <1010~3030~5050~7070~90>90
    森林0.10.080.060.020.0040.001
    灌丛0.40.220.140.0850.040.011
    草地0.450.240.150.090.0430.011
    乔木园地0.420.230.140.0890.0420.011
    灌木园地0.40.220.140.0870.0420.01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深圳市土壤可蚀性因子分布表

    序号土壤类型K序号土壤类型K
    1河砂质田0.2922中量有机质中层砂页岩赤红壤0.21
    2河砂坭田0.2923中量有机质厚层砂页岩赤红壤0.21
    3河坭田0.2924壤质赤红壤0.21
    4盐渍坭滩0.2925砂壤质赤红壤0.21
    5轻咸田0.2826中量有机质薄层砂页岩红壤0.20
    6中咸田0.2827结粉田0.20
    7粘土田0.2728少量有机质薄层花岗岩赤红壤0.18
    8片蚀赤红壤0.2629少量有机质厚层花岗岩赤红壤0.18
    9沟蚀赤红壤0.2630中量有机质中层花岗岩赤红壤0.18
    10崩蚀赤红壤0.2631中量有机质厚层花岗岩赤红壤0.18
    11黑坭底砂质田0.2532少量有机质中层花岗岩赤红壤0.18
    12黑坭底砂坭田0.2533砾质赤红壤0.18
    13中量有机质薄层花岗岩红壤0.2434滨海砂质田0.18
    14中量有机质中层花岗岩红壤0.2435细砂质田0.20
    15少量有机质中层花岗岩红壤0.2436细砂坭田0.24
    16铁锈冷底田0.2437砂土0.07
    17黄坭田0.2438粗砂质田0.18
    18坭田0.2439粗砂坭田0.29
    19多量有机质薄层花岗岩黄壤0.2240盐渍砂滩0.07
    20轻咸酸田0.2241城镇、村庄、特用地0.18
    21少量有机质薄层砂页岩赤红壤0.21
    序号土壤类型K序号土壤类型K
    1河砂质田0.2922中量有机质中层砂页岩赤红壤0.21
    2河砂坭田0.2923中量有机质厚层砂页岩赤红壤0.21
    3河坭田0.2924壤质赤红壤0.21
    4盐渍坭滩0.2925砂壤质赤红壤0.21
    5轻咸田0.2826中量有机质薄层砂页岩红壤0.20
    6中咸田0.2827结粉田0.20
    7粘土田0.2728少量有机质薄层花岗岩赤红壤0.18
    8片蚀赤红壤0.2629少量有机质厚层花岗岩赤红壤0.18
    9沟蚀赤红壤0.2630中量有机质中层花岗岩赤红壤0.18
    10崩蚀赤红壤0.2631中量有机质厚层花岗岩赤红壤0.18
    11黑坭底砂质田0.2532少量有机质中层花岗岩赤红壤0.18
    12黑坭底砂坭田0.2533砾质赤红壤0.18
    13中量有机质薄层花岗岩红壤0.2434滨海砂质田0.18
    14中量有机质中层花岗岩红壤0.2435细砂质田0.20
    15少量有机质中层花岗岩红壤0.2436细砂坭田0.24
    16铁锈冷底田0.2437砂土0.07
    17黄坭田0.2438粗砂质田0.18
    18坭田0.2439粗砂坭田0.29
    19多量有机质薄层花岗岩黄壤0.2240盐渍砂滩0.07
    20轻咸酸田0.2241城镇、村庄、特用地0.18
    21少量有机质薄层砂页岩赤红壤0.21
    下载: 导出CSV

    表 4  深圳市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分级情况

    重要性分级面积/km2百分比/%分布特点分布区域
    极重要 61.90 3.10连片斑块集中分布深圳市东南部,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马峦山郊野公园、清林径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地
    高度重要 161.93 8.11连片斑块集中分布主要分布在深圳市东南部,中部和北部有零星分布
    重要 347.6117.41分布区域广、单块面积小、分布较零散主要分布在深圳市中部和北部
    一般重要1 425.1871.38分布区域大、以集中连片分布为主深圳市西部和北部
    总计1 996.62100//
    重要性分级面积/km2百分比/%分布特点分布区域
    极重要 61.90 3.10连片斑块集中分布深圳市东南部,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马峦山郊野公园、清林径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地
    高度重要 161.93 8.11连片斑块集中分布主要分布在深圳市东南部,中部和北部有零星分布
    重要 347.6117.41分布区域广、单块面积小、分布较零散主要分布在深圳市中部和北部
    一般重要1 425.1871.38分布区域大、以集中连片分布为主深圳市西部和北部
    总计1 996.62100//
    下载: 导出CSV
  • [1] 环境保护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EB/OL].(2017-05-27)[2019-05-20]. http://www.mee.gov.cn/gkml/hbb/bgt/201707/W020170728397753220005.pdf.
    [2] Smith D D, Wischmeier W H. Rainfall energ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oil loss[J].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58, 39(2): 285 − 291. doi: 10.1029/TR039i002p00285
    [3] Renard K G, Foster G R, Weesies G A, et al. Predicting soil erosion by water: a guide to conservation planning with 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USLE)[J]. Agricultural Handbook, 1997.
    [4] Laflen J M, Lane L J, Foster G R. WEPP: a new generation of erosion prediction technology[J]. Journal of Soil & Water Conservation, 1991, 46(1): 34 − 38.
    [5] DE Roo A P J, Wesseling C G, Ritsma C J. LISEM: A singleevent, physically based hydrological and soil erosion model for drainage basins. I: Theory, input and output[J]. Hydrological Processes, 1996, 10(8): 1107 − 1117. doi: 10.1002/(SICI)1099-1085(199608)10:8<1107::AID-HYP415>3.0.CO;2-4
    [6] Morgan R P C, Quinton J N, Smith R E, et al. The European Soil Erosion Model (EUROSEM): a dynamic approach for predicting sediment transport from fields and small catchments[J].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1998, 23(6): 527 − 544. doi: 10.1002/(SICI)1096-9837(199806)23:6<527::AID-ESP868>3.0.CO;2-5
    [7] 刘宝元, 杨扬, 陆绍娟. 几个常用土壤侵蚀术语辨析及其生产实践意义[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8, 16(1): 9 − 16.
    [8] 饶恩明, 肖燚, 欧阳志云, 等. 海南岛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 2013, 33(3): 746 − 755.
    [9] 花利忠, 贺秀斌, 朱波.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异评价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27(3): 111 − 115. doi: 10.3969/j.issn.1000-288X.2007.03.024
    [10] 蒋春丽, 张丽娟, 张宏文, 等. 基于RUSLE模型的黑龙江省2000-2010年土壤保持量评价[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5): 642 − 649.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S/OL].(2013-01-25)[2019-05-10].http://www.mwr.gov.cn/zwgk/zfxxgkml/201301/t20130125_965312.html.
    [12] 章文波, 谢云, 刘宝元. 利用日雨量计算降雨侵蚀力的方法研究[J]. 地理科学, 2002, 22(6): 705 − 711. doi: 10.3969/j.issn.1000-0690.2002.06.012
    [13] 章文波, 谢云, 刘宝元. 中国降雨侵蚀力空间变化特征[J]. 山地学报, 2003, 21(1): 33 − 40. doi: 10.3969/j.issn.1008-2786.2003.01.005
    [14] 史学正, 于东升, 邢廷炎, 等. 用田间实测法研究我国亚热带土壤的可蚀性K值[J]. 土壤学报, 1997, 34(4): 399 − 405. doi: 10.3321/j.issn:0564-3929.1997.04.007
    [15] 曾慧娟, 潘文斌. 基于RS/GIS和RUSLE的福建武步溪流域土壤侵蚀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7, 7(5): 88 − 92. doi: 10.3969/j.issn.1009-6094.2007.05.023
    [16] 肖寒, 欧阳志云, 赵景柱. GIS支持下的海南岛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1990, 5(4): 75 − 80.
    [17] 王万忠, 焦菊英. 中国的土壤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1996, 16(5): 1 − 20.
    [18] 邓玉娇, 薛重生, 林锦祥. 基于3S 技术实现湖北房县土壤侵蚀定量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13(6): 208 − 209. doi: 10.3969/j.issn.1005-3409.2006.06.065
  • 加载中
图( 7) 表( 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71
  • HTML全文浏览数:  1371
  • PDF下载数:  19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6-10
  • 刊出日期:  2020-02-20

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

    通讯作者: 张 健(1995 −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E-mail:2961194327@qq.com
    作者简介: 丁晓欣(1964 − ),女,教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E-mail:1158047910@qq.com
  • 1. 吉林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 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00
  • 3.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00
基金项目: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深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项目”(SZCG2018160357)资助

摘要: 以广东省深圳市为研究区域,运用GIS和RUSLE模型,结合全市的土壤数据集、气象数据集和高程数据集,以水土保持量作为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深圳市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的评价,为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的等级划分提供参考,进而为深圳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全市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性可分为4级,即极重要、高度重要、重要和一般重要,受地形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空间上呈现出由西北部逐渐向东南部增强的分布趋势;由于城市开发建设活动较少,森林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变化较大,丘陵山体较多,东南部的水土保持能力相对较强;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区域面积为61.90 km2,高度重要区面积为161.93 km2,二者总面积为223.82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21%,主要以连片斑块集中分布在深圳市东南部。

English Abstract

  • 深圳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全国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创新中心。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是城市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水平的根本保障。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又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必要前提,对深圳市地方生态环境安全与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17年4月,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启动了深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1](以下简称《指南》),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两项主体工作为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科学评估,而水土保持功能是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前期调研发现,随着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土流失问题不容忽视,截至2017年,按深圳市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统计,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仍有26.24 km2。因此,本文深入开展了深圳市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工作,以期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供重要依据。

    根据《指南》[1],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以水土保持量,即潜在土壤侵蚀量与实际土壤侵蚀量的差值作为评价参数。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对土壤侵蚀与土壤保持能力的研究不断深入。1958年,SMITHD等[2]利用美国36个地区8 000个径流小区一年的观测数据,整理分析后第一次提出了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此后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3]、水侵蚀模型(WEEP)[4]、荷兰模型(LISEM)[5]、欧洲水蚀预报模型(EUROSEM)[6]等依次被提出。2001年,我国学者刘宝元[7]在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创性地提出了契合我国实际的土壤侵蚀模型。RUSLE模型是在USLE模型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的修正和补充,因其结构合理,参数代表性强,在我国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饶恩明[8]等对海南岛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花利忠等[9]对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进行了评价;蒋春丽等[10]对黑龙江省2000~2010年土壤保持量进行了估算。本文采用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模型(RUSLE),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深圳市各区水土保持量并对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进行了分级。研究结果在深圳市生态功能重要性等级确定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南部,地处东经113°52′~114°37′,北纬22°27′~22°39′,东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连;西与中山市、珠海市隔海相望;南至深圳湾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全市占地1 996.62 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0.02%,常住人口1 252.83万人,下辖9个行政区和1个新区。深圳市行政区划见图1

    全市多为低丘陵地,地势西北低、东南高,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每年4~9月为雨季,平均年降雨量为1 933 mm,日照时间较长,常年日照时数为2 120 h。全市主要土壤类型有花岗岩赤红壤、砂页岩赤红壤和花岗岩红壤等。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11]统计,截至2017年,深圳市土壤侵蚀面积为43.14 km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6.64 km2,中度侵蚀面积9.08 km2,强度侵蚀面积11.11 km2,极强度侵蚀面积9.65 km2,剧烈侵蚀面积6.66 km2。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04%,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季雨林等。由于深圳市降雨较集中、地表植被遭到人为长期破坏、以及土壤类型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 本研究需要收集高程数据集、气象数据集和土壤数据集等数据,其主要来源和数据特征,见表1

  • 文中采用修正RUSLE模型,其水土保持量的计算见式(1)。

    式(1)中,Ac为年平均水土保持量(t/hm2·a);R为降雨侵蚀力因子(MJ·mm/hm2·h·a);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t·hm2·h/hm2·MJ·mm);LS为地形因子;C为地表植被覆盖因子;Ap为潜在土壤侵蚀量;Ar为实际土壤侵蚀量。根据参考文献[1]进行各类因子的具体计算。

  • R因子是指降雨引发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由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统计计算出来的指标。本文利用日降雨量的数据来求解R[12-13],见式(2-3)。

    式(2-3)中,R为多年平均年降雨侵蚀力(MJ·mm/hm2·h·a);k为1年24个半月;${\bar R_{{\text{半月}}k}}$为第k个半月的平均降雨侵蚀力(MJ·mm/hm2·h·a);i为年份;j为第i年第k个半月侵蚀性降雨日的天数;Pi,j,k为第i年第k个半月第j个侵蚀性日降雨量(mm)。α为参数,暖季时α=0.393 7,冷季时α=0.310 1。

  • K因子表示土壤受侵蚀的潜在可能性,主要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关,包括土壤的结构、组成和有机物含量等。K值估算采用Williams等发展的由土壤有机碳和土壤颗粒组成数据的可蚀性模型[14-15],见式(4-5)。

    式(4-5)中,KEPIC为修正前的土壤可蚀性因子;K表示修正后土壤可蚀性因子;msilt为粉粒含量,%;mc为粘粒含量,%;ms为砂粒含量,%;orgC为有机碳的含量,%。

  • 坡长因子L和坡度因子S是组成地形因子的两个方面,反映地形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在评估中,应用地面一定距离范围内最大高差,即地形起伏度,作为区域土壤侵蚀评估的地形指标。在ArcGIS中,选择高程数据集,在空间分析模块下使用领域统计,设置统计类型为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高程数据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使用栅格计算器RasterCalculator,公式为[最大值—最小值],获取地形起伏度,即地形因子栅格图。

  • 植被覆盖因子是个控制土壤侵蚀的积极因素,它反映了土地表面有关覆盖对土壤侵蚀的综合作用[16-17],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越不容易发生侵蚀。本研究参照N-SPECT的参数采用人工赋值法对荒漠赋值为0.7、城镇赋值为0.01、湿地和水田均赋值为0、旱地按植被覆盖度换算,计算见式(6)。

    式(6)中,C为旱地的植被覆盖因子;c1为小数形式的植被覆盖度。按照不同的植被覆盖度,对其余的生态系统类型赋值,见值,见表2

  • 采用深圳市33个主要气象站连续5年(2011~2015年)的日雨量资料,计算出各气象站的降水侵蚀力因子,并采用克里金差值法对无监测数据的地区进行插补,以获得全市的降水侵蚀力因子分布情况,见图2

    图2可见,降雨侵蚀力与土壤侵蚀成正相关关系,深圳市降雨侵蚀力因子R值主要分布在614.03~1 104.97之间,总体分析,深圳市降雨侵蚀力因子R值东部高于西部,最高值在东北部和中部。对各行政区而言,平均降雨侵蚀力因子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罗湖区、盐田区、福田区、龙岗区、大鹏新区、坪山区、龙华区、光明区、宝安区和南山区。罗湖东部、盐田西部、龙岗区北部及大鹏新区北部等地更易受到降雨侵蚀。降雨侵蚀力主要受日降雨量和降雨天数影响,降雨量与自然环境特征和人为因素密切相关。宝安区、南山区南部及光明区西部等地城市开发强度大,植被资源相对匮乏,降雨量相对较小,土壤相对不易受降雨侵蚀。

  • 基于深圳市土壤类型矢量数据,参考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的专项调查研究成果,得到全市不同土壤类型的可蚀性因子K值,结果见表3

    土壤可蚀性,是指土壤对侵蚀的敏感性,在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表示土壤受侵蚀的潜在危险就越大,反之越小[18]。由表3可知,全市共分布有土壤类型41种,其中河砂质田、河砂坭田、河坭田、盐渍坭滩和粗砂坭田的K值最大,为0.29;轻咸田和中咸田的K值次之,为0.28;盐渍砂滩的可蚀性最低,K值为0.07。

    根据深圳土壤类型分布和K值获得深圳土壤可侵蚀因子分布情况,见图3

    图3可见,深圳市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主要分布在0.07~0.29之间,高值区分布总体面积不大,但分布较为零散,主要分布在宝安区西部、光明区西部、福田区南部、龙华区东部和南山区东部,在龙岗区、坪山区及大鹏新区也有零星分布,较容易发生土壤侵蚀;低值区则主要分布在宝安区东部、南山区北部、龙华区西部、龙岗区北部、坪山区东部以及罗湖区、盐田区、大鹏新区的南部,相对不容易发生土壤侵蚀。

    土壤可蚀性因子主要由土壤类型及其主要性质决定,深圳土壤以赤红壤为主,相对其他土壤类型,属于易被侵蚀类型;沿海岸线呈现两个极端,最易被侵蚀的河砂质田、河砂坭田等土壤类型分布在宝安、光明两区的西部,最不易被侵蚀的盐渍砂滩分布在深圳湾沿岸。

  • 坡长L和坡度S是产生水土流失的内在因素,地形起伏度体现坡长坡度的综合特征,和土壤侵蚀强度的分布有直接相关性。地形起伏度越大说明对土壤侵蚀越敏感,越容易受到土壤侵蚀。地形因子分布见图4

    深圳市地形起伏度介于0~298 m之间,总体呈现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特征。对于各区而言,大鹏新区、盐田区、宝安区中部、南山区南部和北部及福田区北部等地城市地形地貌变化较大,山体丘陵较多,地形起伏度较大,较容易受到土壤侵蚀的影响。对于全市大部分地区来说,地形起伏度较小,不容易发生土壤侵蚀。

  • 植被覆盖因子对水土保持起着积极的作用,是无量纲参数,其值介于0~1,越接近于1表示越容易发生土壤侵蚀。植被覆盖因子分布情况,见图5

    图5可见,植被覆盖因子值低值区在全市内以集中连片分布为主,分布区域较大,全市各区均有分布,植被覆盖率高达40%以上,森林资源丰富,整体水土保持能力较强。高值区则以散状分布为特色,有分布区域广、单块面积小和分布较零散的特点,光明区东部和北部及宝安区东部等地城市开发建设强度较大,受人为干扰因素多,植被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系统结构单一,水土流失相对较严重。

  • 将各因子统一成10 m分辨率的栅格数据,在ArcGIS栅格计算器(SpatialAnalyst→RasterCalculator)中,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生态系统水土保持量,见图6

    通过模型计算,得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水土保持量栅格图,在arcGIS归一化处理后,依据《指南》[1]并结合深圳市实际,将服务值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计算累加服务值。将累加服务值占生态系统服务总值比例的20%、50%与80%所对应的栅格值,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分级的分界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重分类工具,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为4级,即极重要、高度重要、重要和一般重要,具体评价结果见图7,各等级分布情况,见表4

    水土保持极重要区主要分布在深圳市东南部,具体分布在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田头山自然保护区、马峦山郊野公园、梧桐山森林公园、梧桐山风景名胜区、银湖山郊野公园、塘朗山郊野公园、羊台山森林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东深供水-深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清林径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公明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地,见图7。

    在空间位置分布上,主要是一般重要区,以集中连片分布为主,分布区域较大,以分布在深圳市西部和北部为主;重要区区域面积在所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中排名第二,以散状分布为特色,有分布区域广、单块面积小、分布较零散的特点;高度重要区、极重要区主要呈现连片斑块集中分布。

    在数量上,从深圳市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分级图可以看出,水土保持重要性分级以一般重要为主,而重要、高度重要、极重要区域相对较小。综合来看,全市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区域面积为61.90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10%;水土保持功能高度重要区面积为161.93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11%;二者总面积为223.82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21%。

    在结构上,深圳市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以一般重要为主,重要次之,其他类型相对较小。水土保持功能一般重要区和重要区面积为1 772.79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8.79%,水土保持服务能力较弱,应限制城市建设开发活动,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丰富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水土保持功能。

    总体分析,全市水土保持功能总体呈现由西北部逐渐向东南部增强的分布趋势。对于各区而言,大鹏新区、盐田区、罗湖区东部、龙岗区东北部等地城市开发建设活动较少,森林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变化较大,丘陵山体较多,因此整体的水土保持能力相对较强;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沿海一带、龙华区、坪山区等地地势平缓,主要是平原地貌,城市建设开发强度大,人为干扰较多,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较为单一,植被资源相对匮乏,导致水土保持能力较弱。

  • 基于GIS和RUSLE模型,利用深圳市高程数据集、气象数据集和土壤数据集等数据,对深圳市水土保持量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深圳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以一般重要为主,主要分布在深圳市西部和北部,呈集中连片分布,分布区域广,面积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区呈散状分布,单块面积小、分布较零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般重要区和重要区面积共为1 772.79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8.79%。总体来说,应加强水土保持能力。

    2)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区域面积为61.90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10%;水土保持功能高度重要区面积为161.93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11%;二者总面积为223.82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21%。二者主要以连片斑块集中分布为特点,主要分布在深圳市东南部。

    3)水土保持功能高度重要区和极重要区主要分布在大鹏新区、盐田区、罗湖区东部、龙岗区东北部等地。此地城市开发建设活动较少,森林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变化较大,丘陵山体较多,因此,整体的水土保持服务能力相对较强。

    运用RUSLE模型并利用GIS平台进行空间数据处理,定量算出水土保持量,作为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的评价指标,为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的等级划分提供参考,进而为深圳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提供依据。运用RUSLE模型定量估算得到的水土保持量,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深圳市水土保持现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利用GIS平台处理数据的过程中,精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计算结果也暴露出深圳市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按文献[11]统计,截至2017年,深圳市水土流失面积达43.14 km2。而城市大面积的开发建设、人为因素的植被破坏都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对城市开发建设活动的监督监测、加大水土保持的宣传,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识和造林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等。

参考文献 (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